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现携手《环境经济研究》全新推出《中国碳市场》专题研究,立足中国现实,面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理论研究前沿,刊载碳交易领域研究新思想、新成果、新方法,及时反映碳交易理论与实践最新研究成果,为碳交易理论研究人员、碳交易体系决策者、实际工作部门服务。以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向读者介绍碳交易的相关知识。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提高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路径,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而提高单位碳效率是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更是“保增长”“促减排”,实现“双赢”的主要方式。据 2016 年 12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显示,2012 年由农业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所占比重为7.9%,就各温室气体而言,农业领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40.9%和71.6%,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制约。
中国在供给侧改革的新时期,既要保障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更要注重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提高。与既有文献将碳排放作为“非合意产出”不同的是,本文基于“碳投入”视角,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探讨中国七大农区低碳经济效率的关联效应及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在低碳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农业低碳经济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从整体和区域两个角度来观察依旧不尽人意,农业低碳经济效率差距存在明显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地区间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区域间不均衡发展已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农业低碳经济效率在空间上亦有明显的溢出效应。究其原因,农业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基础教育、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及工业化之间的综合作用是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因素。
考究进一步提升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有效路径,本文研究表明:第一,农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基础教育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力;第二,减少化肥、农药与农膜等工业投入品、强化畜禽养殖粪便与作物残留焚烧管理是提升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有效途径;第三,适度提高农业产业集聚度,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及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来充分发挥农业集聚经济效应;第四,提高农业公共投资效率,把控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建设的“度”,是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对农业节能减排积极效应的关键所在。
推荐阅读:欧美围绕“低碳经济”进行的全球布局有哪些? 》》》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