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城市运营商

当前位置:HOME > 专业服务 > 低碳产业 > 低碳产业案例 >耕作技术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耕作技术助推农业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28 10:58:49

农业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有限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耕作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一环,涉及农业资源节约、投入品的合理施用以及机器系统的优化配置,其先进性、适用性与农业绿色发展息息相关。


党中央提出,从农业生产的技术供给端入手,改进农业技术装备条件,提升耕作质量,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耕作技术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耕作技术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


绿色农业是以维护和建设产地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绿色生产为核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农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业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耕作技术是指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状况的农业技术措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和实现机械化的农田土壤管理技术。我国的机械化耕作主要分为耕层构建、表土处理、播种施肥和中耕管理,在绿色农业发展中起基础性、长期性、先导性作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选择合适的耕作技术,能够实现肥沃土壤、降低成本、增产增效的目的。科学的耕作技术能够合理调整耕层三相比,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微生物活性,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同的耕作技术对农业绿色发展有不同的影响,耕作技术模式的合理性与水平高低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绿色农业直接关系机械化机器系统的配置,也是机械化耕作发展的本质要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耕作技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我国耕作技术发展历史悠久。自然经济时期,传统耕作技术发展缓慢,只能依靠人力、畜力完成耕作,农民一般将收获后的作物秸秆用于饲喂牲畜、炊事燃柴、搭盖房屋等、农家肥还田,基本实现物尽其用,体现了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传统的耕作模式,对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起到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机械化耕作技术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以空前的规模开垦荒地和开展土地改良,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随着“大跃进”的展开,全国出现了毁林开荒、开垦草地、围垦湿地、湖区,耕地面总体上虽呈现扩大的趋势,但农田生态环境遭到了的损坏,农业的耕作系统处于变革初期阶段。当时,机械化耕作主要以履带拖拉机深翻作业为主,作业模式单一,农家肥施用量大、化肥用量小,除草主要依靠人工,单位面积产量低。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至上世纪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农民逐渐购买小型农业机械,大型农业机械逐步退出,农田耕作大部分以旋耕为主,部分采用铧氏犁翻耕,耕层底部因犁体多次挤压形成了坚硬的犁底,严重影响作物根系的下扎、地下水分的上升和降雨后的蓄水,化肥农药用量逐年加大,水资源日益紧张,农田生态系统退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第三阶段,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北方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集成创新适应不同类型旱作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基本满足了我国北方地区土地经营规模小、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需求,耕作技术进入了创新和全面发展的阶段。


当前,耕作技术与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一是研究基础薄弱。基础数据积累不够,土壤、作物和机器互作机理研究不足,现代农业生产工艺设计理论缺乏,原创性重大突破少,难以满足我国地域多样性、作物多元化、农艺复杂性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二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在秸秆还田、病虫害防治、土肥利用、精量播种等方面的配套技术尚有欠缺;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农机企业对耕作机械质量的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建设上投入力度较小;四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多向大中型高性能机械倾斜,而小型机具补贴受限,这就使得新疆、东北等地区的机械化耕作技术水平远高于西南丘陵山地地区。小型耕作机械的匮乏使得西南等地耕作技术发展缓慢,土壤理化结构不合理、缺少有机质,甚至出现盐碱地而无法继续耕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五是农民在耕作环节上不科学施肥现象仍比较普遍,中耕管理施肥少;六是不同农业区域与不同作物的秸秆还田量尚未明确定量,不合理的覆盖量增加了农田病虫害、草害潜在的成灾风险等。



三、耕作技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措施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以绿色发展新理念,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耕作技术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分区域、分步骤加以推进。


1、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先进技术进步必须有先进的理念和理论指导”。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转变发展观念,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对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的支持,开展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质构和作物生长的关联影响研究,阐明机器与土壤、作物互作机理,研究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为提出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适应不同种植结构的合理耕作方式奠定理论基础。


2、加强技术创新。以农机化技术骨干牵头,广泛吸收土壤、栽培、水肥、植保等多方面专家,通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产学研推结合,提出并完善适合各农业区域特色的机械化耕作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制定机械化耕作技术标准和农艺规范。同时,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耕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适宜我国国情的质优价廉的省时、省力、节能的耕作机械研发,实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突破,不断优化机器配置系统。


3、加大国家投入。根据区域性差异的特点,分区域开展耕作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加强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以保护性耕作技术为基础,以现代土壤耕作技术推广为重点,丰富技术内容,创新推广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调动农机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积极性。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注重培养基层推广人才,引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大学,多渠道开展技术推广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4、加强宣传力度。针对我国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期,传统耕作理念根深蒂固,部分地区农民对耕作技术意识淡薄,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农业经营者转变观念,让农业生产的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让绿色生产、安全生产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形成技术、环境、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关乎千秋万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制定绿色农业发展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的相应政策,正确把握政府引导和农民主体地位关系,为绿色农业的推行提供法律法规支撑,建立发展机械化耕作技术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土壤的肥力是有限的,不合理的机械化耕作、对土壤掠夺式生产只会降低耕地质量,轻则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重则出现土壤沙化、石漠化。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要有好的土质,对于土质的恢复除休耕外,还应采用适宜的耕作方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基础上,改革传统耕作的弊端和缺陷,以保护性耕作为基础,借鉴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的经验,以新发展理念,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逐步构建和完善现代土壤耕作技术体系,对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荐阅读:国外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
028-85283888

地址:成都市科华北路62号力宝大厦北楼

Copy @ 2019  新盛唐集团  版权所有   蜀ICP备06000706号-1

技术支持:中联无限